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治疗过程中如何预防化疗耐药的发生?

滋养细胞肿瘤是对化疗十分敏感的恶性肿瘤,但也有极少数病人一开始就对各种药物不敏感,治疗无效。也有少数病人开始对这些药敏感,但不久就发生了耐药现象。前一种情况称为先天性耐药,后一种情况称为获得性耐药。常见的耐药病例为获得性耐药。病人一旦发生耐药,治疗就很困难。因此,正确掌握化疗药物的使用,预防耐药的发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以下几点是防止耐药发生的要点:
(1)医师应熟悉各种抗癌药物的特点一般来讲,为使药x物发生良好的作用,必须使药物达到癌细胞内,并能达到一定的浓度而且能维持一定的时间。如5-氟尿嘧啶需先经体内胸腺嘧啶去氧核苷酸合成酶的作用变为氟尿嘧啶去氧核苷酸方才有效,但如体内这种酶因受到其他药物影响或因5-氟尿嘧啶用静脉推注的方法,迅速排出体外,和酶作用时间不够,难有足够的活化物产生,也难以取得疗效。从而可以看出,如用药前不了解药物特点,随便应用,则可能影响机体对药物的正常代谢,或诱使癌细胞产生一种防御机制,再用药就失灵了。
(2)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法前面已经谈到,治疗滋养细胞肿瘤均为大剂量化疗方案,如因担心化疗副反应而随意减少剂量,则可导致治疗效果不好及药物诱导性耐药的发生。另外,不同的药物给药方法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疗效。如5-氟尿嘧啶大剂量静脉推注,毒性大疗效反而差,应采用持续匀速静脉点滴的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及最小副反应。一般来讲,5-氟尿嘧啶每天应持续静脉点滴8小时以上,作为患者,在接受化疗时,绝不可因图方便而自行调整加快输注速度,而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3)合理联合用药及采用多途径给药以预防耐药的发生肿瘤细胞对一种药物发生耐药,由于有交叉耐药情况,它抗癌药物也有一定的抗癌性,但程度往往不一样。合并用药可以提高癌细胞的敏感性,推迟耐药的发生,同时,多途径给药,使药物能直接进入有转移的脏器中去,以提高局部的血药浓度,从而有利于药物进入癌细胞内,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
总之,对化疗耐药应着重于预防。而目前国内外在治疗耐药病例方面仍缺乏满意的方法。一旦发生耐药,也只好通过更改化疗方案,对局限的耐药病灶可考虑化疗辅以手术切除的方法来尽量改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