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本病危害性极大,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或通过胎盘传播引起流产、早产、死产和胎传梅毒。根据病程可以分为三期,其中一期梅毒是感染的早期,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和硬化性淋巴结炎,一般无全身症状。

传播途径有哪些?
梅毒的唯一传染源是梅毒患者,患者的皮损、血液、精液、乳汁和唾液中均有螺旋体存在。其常见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
1.性接触传染
大部分患者通过性接触由皮肤黏膜微小破损传染。未经治疗的患者在感染后1~2年内具有强传染性,随着病期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感染4年以上的患者基本无传染性。
2.垂直传播
妊娠4个月后TP可通过胎盘及脐静脉由母体传染给胎儿,可引起流产、早产、死产或胎传梅毒,其传染性随病期延长而逐渐减弱,未经治疗的一期、早期潜伏和晚期潜伏梅毒孕妇垂直传播的几率分别为70%~100%、40%、10%。分娩过程中新生儿通过产道时也可于头部、肩部擦伤处发生接触性感染。
3.其他途径
冷藏3天以内的梅毒患者血液仍具有传染性,输入此种血液可发生感染;少数患者可经医源性途径、接吻、握手、哺乳或接触污染衣物、用具而感染。
临床表现有哪些?
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和硬化性淋巴结炎,一般无全身症状。
1.硬下疳
由TP在侵入部位引起的无痛性炎症反应。好发于外生殖器,男性多见于阴茎冠状沟、龟头、包皮及系带,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唇系带、会阴及宫颈,发生于生殖器外者少见,后者易被漏诊或误诊。典型的硬下疳初起为小片红斑,迅速发展为无痛性炎性丘疹,数天内丘疹扩大形成硬结,表面发生坏死形成单个直径为1~2cm、圆形或椭圆形无痛性溃疡,境界清楚,周边水肿并隆起,基底呈肉红色,触之具有软骨样硬度,表面有浆液性分泌物,内含大量的TP,传染性极强。未经治疗的硬下疳可持续3~4周,治疗者在1~2周后消退,消退后遗留暗红色表浅性瘢痕或色素沉着。
2.硬化性淋巴结炎
发生于硬下疳出现1~2周后。常累及单侧腹股沟或患处附近淋巴结,呈质地较硬的隆起,表面无红肿破溃,一般不痛。消退常需要数月。淋巴结穿刺检查可见大量的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