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婴儿随车被盗后遇害一事让所有人惋惜不已,罪犯虽一审死刑,却换不回可爱婴儿的生命。孩子的爸爸进商店生炉子,把孩子留在车上,怕孩子着凉而不熄火,原本是为孩子着想,却没有想过同时也给偷车或偷孩子的人提供了方便,直接开着车就可以很快消失。事实证明,在孩子的安全问题上,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心理,任何不周密的举动都可能搭上孩子的生命。惋惜之余,我想还是把美国的社会、学校、家长和孩子安全教育的情况介绍一下,尽管也不是十全十美,意外总会有发生,但有很多可取的地方,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小孩出生之前,许多美国公立医院都会提供一个免费的教育课程,这个课程鼓励临产妇与准爸爸一起参加,内容除了产期临近和生产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对策外,还有婴儿出生后的喂养和安全问题。由于婴儿没有行为能力,保证安全的责任就落在了父母身上,具体来讲就是贯彻到衣食住行的每一个环节,吃什么、怎么喂、穿什么、什么样的衣物应该避免、不同的年龄应避免什么样的玩具、潜在的危险因素可能有哪些、出行的车座要求、出行时父母随时应该注意的环节和事项等等。我记得课程中曾有一个妈妈现身说法的录像,一个妈妈带着不到一岁的婴儿开车去上班,半路应该在幼儿园停下来送孩子,那一天本来就有些迟到了,加上孩子出生前开车的惯性使然居然忘了停下来,加上一岁以前的孩子爱在车里睡觉,且都必须放在车的后座,这妈妈没有意识到孩子还在车里,下车后跑到办公室忙了一个多小时才突然想起来把孩子忘在了车上,不幸的是这事发生在大夏天,短短的一个小时孩子已经中暑死了。孩子妈妈被起诉,而真正难过的还是失去孩子的自责和痛苦,这将伴随一个母亲的一生。
当然几堂课能讲到的内容很有限,美国政府和机构还专门建立了一个“安全孩子”的教育网站,这里能解答不同年龄的孩子居家、玩耍和出行的主要注意事项。在美国,把小孩子独自放在车上、家里或在外面玩是违法的,若被发现的话很有可能被剥夺孩子的监护权,因为这些法律的建立都来自血的教训。曾有必须上班的单亲母亲把小孩子锁在家里去上班,结果火灾发生孩子被烧死;也有小孩子在车里睡觉家长不忍心叫醒,于是把孩子锁在车里自己去办事,结果孩子被别有企图的人盗走等。不光是孩子必须随时在家长的眼皮底下,就是家里所有的门锁、抽屉、壁橱、冰箱等都得包上保险套,孩子轻易打不开,楼梯口堵上儿童门,家具尤其是婴儿床要选用政府检测通过的,家具的尖角处都套上橡胶缓冲垫,电源堵上塑料套,装药片的瓶子要孩子打不开的那种,洗洁杀虫等用品要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或上锁等。总而言之一句话,在孩子的安全问题上,要防患未然,准备充分,不存任何哪怕是一丝的侥幸心理。
孩子四、五岁以后开始逐渐有了一些自主能力,安全意识的养成开始渗透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内容之中,有关这一点从《英国十大儿童宣言》对欧美的安全教育可见一斑。
平安比成功更重要。
背心短裤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不与陌生人讲话。
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遇见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坏人可以骗。
保护好孩子是每个家长的责任。在孩子的安全问题上各位家长千万不可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