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在电视剧里看到,男的怀疑孩子不是自己的时候就是拿着孩子的头发去做亲子鉴定。在不少人的想象中,亲子鉴定只是抽点血、找根头发或者剪下指甲,用仪器检测就能得到结果。其实,真正的过程要复杂得多。电视剧里出现的“99.7%就能认定亲子关系”情节,在专家看来更是不准确。
为防污染 DNA样本只能走“传递窗”
亲子鉴定究竟是怎么进行的呢?有记者带着问题来到国内某知名医科大学的法医生物实验室,准备一探究竟。
实验室由6个分区组成,分别是法医准备室、初检室、提取室、PCR反应室、检测室和研究室,每一个区域都是单独分割的,工作人员可以出门,但样本只能“走”传递窗,防止互相污染,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也得全副武装,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和手套。
电视剧里演亲子鉴定,一般都会是抽血、机器检测这两个步骤,亲子鉴定真的那么简单吗?
据实验室主任介绍,提取样本DNA要2小时,扩增DNA,就是把DNA复制100万倍要花3小时。然后要依靠价值100多万元的“遗传分析仪”对扩增出来的DNA进行电泳检测,分析出基因型,与样本基因进行比对,这一过程要2小时。最后一步是人工分析,加上准备时间,一般做一例亲子鉴定要一周时间,加班加点至少要3天。
记者还从工作人员处得知,扩增DNA非常讲究,要在PCR室的超净台做。超净台上面有空气过滤器,里面是正压,把空气吸附以后从里面往外赶,我们脱落的细胞,唾液会被推出来,否则空气中有脱落飘浮的DNA,都可能被扩增,导致扩出来的不是要检测的DNA。
大于99.999%才能认定亲子关系
电视剧里经常会有这样的桥段:男主角拿着检测报告,报告显示有99.7%或者是99.5%的机会是孩子的生父,这个情节靠谱吗?
实验室工作人员表示,亲子认定是十分谨慎的,相对机会99.5%、99.7%根本不能被认定为亲子关系。“从专业角度说,亲权指数(被控男子是孩子生物学父亲的概率比随机男子大多少倍这种概率的比值)大于一万,可认定亲子关系,父权相对机会大于99.999%,可以认定亲子关系。
据介绍,最为准确的是标准三联体的双亲鉴定,一般对比15个基因,准确性超过99.999%以上,但对于单亲鉴定和双亲皆疑鉴定,准确性多达不到99.99%,存在万分之一的误差可能,就要增加检测更多的遗传标记。
送检的样本最常见的是血,一块钱硬币的大小就够了。电视剧里出现的随便找根头发就送检基本没用,只有带有毛囊的头发才能检测到DNA。
实验室做亲子鉴定七成为上户口
记者了解到,该法医生物实验室做的1000多例亲子鉴定中,七成是为了上户口,公安部有规定,没有出生证明或者没有上过户口,要想重新上户口,必须证明是亲缘关系,才能上户口,防止拐卖人口。
第二类是法院相关案件,如离婚,抚养纠纷,必须要做亲子鉴定。另外还有一大部分做亲子鉴定的就是出于个人怀疑。工作人员举了个例子:一个高中男生过生日,请一帮朋友到家里庆祝。临走时,该男生的“死党”对他说:“你爸妈和你长得一点儿也不像。”就这一句话,小伙子对父母说:“告诉我,我爸我妈在哪儿?”爸妈说:“我们就是!”孩子不信,父母只得带着孩子来做亲子鉴定。最后结果证明这孩子确实是亲生的。
工作人员提醒,目前国内有很多“野鸡”机构,几百块钱就能做亲子鉴定。但是,“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无法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做每一个鉴定,档案是长期保存的,可调阅查询,没有鉴定许可证,做出来没有法律效力。”